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填志愿的职业规划的常识
发布时间:2017/1/6 8:48:34     浏览次数:1132次     来源:互联网       字号选择〖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变得很热,教育部要求大学必须开设相关课程,“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成了企业面试中的必答题,成功人士分享人生经验时必谈职业规划,鸡汤文加点职业规划调料让人味道更正……

    “职业规划很重要”这个论断应该不太会有人存疑。

    职业规划怎么做?找个职业咨询师聊一聊可不可以?做套职业测评能搞定吗?要不要报个培训班?

    职业规划就像没有特效药的慢性病,要长期调理。职业测评或者职业咨询其实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因为职业发展的对手不是计划和目标,而是不确定性。

    职业规划观1:人职匹配

    通常认为,职业规划就是根据个人的兴趣、性格等等去设定一个合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然后制定计划去实现这些目标。这叫“人职匹配”,曾经是职业规划第一大流派。

    “人职匹配”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分析性格、兴趣、特长等等“个人特质”,另一方面了解行业和职业的特征,然后从中选择与个人特质相适应的工作。根据这个理论基础,不少职业测评工具被发明出来,比较出名的有MBTI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九型人格测试等等。

    “人职匹配”在逻辑上很说得过去,而且能和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那些操作性的测评工具,让“职业规划”理论能够落实到应用中。

    职业咨询机构帮你做测评,然后给你一份看不太懂的厚厚的报告,收一千几百块,但你会觉得值。——专业啊!

    “人职匹配”有其合理性,但缺陷也很明显:

    一方面,它是静态的规划,而人和职场都是动态变化的。一个人从出生、接受教育、进入职场直到退休,“个人特质”会不断改变。以当下的状况去规划未来的目标,逻辑上的BUG显而易见。例如你现在根据“兴趣”选择大学专业,到毕业时候兴趣也许已经改变了。而且,虽然有很多测评工具,但这些工具不是绝对有效的,测错了可怎么办。

    另一方面,行业和职业的内在特质也会变化。很遗憾没有人长期更新测评系统的“职业库”,尤其在咱们国家,从来没有机构或者个人好好研究过本国职业的特征,用的都是外国的结果。打个比方,很多外国牌子的衣服是根据欧美人的身形设计的,咱们中国人买了也能穿,但不是非常合身。当你拿到大学的招生宣传,看着天花乱坠的专业介绍,根据名称“想当然”地揣摩它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非常不靠谱。

    实际上并没有强有力的研究证明,从事符合“个人特质”的职业能够带来更高的职业成就或者满意度——这意味着什么?当你以为它是科学,很可能只是迷信,就像电视里那些保健养生节目一样。

    影响职业成就或者满意度的因素很多,个人特质只是其中的一些,而“人职匹配”放大了‘特质’的作用。打个比方,饮食节制、运动、作息规律等等都可以减肥,而一味宣扬节食就不对了。

    职业规划观2: 生涯发展理论

    既然“人职匹配”存在明显不足,大牛们就开始想办法解决,其中一个思路是这样:咱们先不讨论怎么选职业、不讨论职业目标、不讨论兴趣或者人格,先研究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做什么,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了,生涯发展自然就顺利了。

    ——这就是发展理论的主要逻辑,它告诉我们职业生涯发展包括了广度和空间。

    广度指个人的职业生涯会包括成长期(儿童期),探索期(相当于青少年期),建立期(大学前后),维持期(中年)以及衰退期(退休)这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也包括五个小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生涯发展任务,如高中毕业应该是探索期和建立期过渡阶段,但因为我们高中时没有完成探索期的任务,大学期间得继续探索期。职业测评是了解自我的有效方法,从这个角度说,它是有价值的,但测评只是探索的方法之一,不等于职业规划。

    空间指人生各个阶段都会同时兼顾多种角色,如学生、子女、工作者、公民、父母等等。在某个角色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越可能取得这个角色的成功,同时也可能导致别的角色的失败。我们可以反观一些父母,很努力工作赚钱,是一个优秀的工作者,但有时候却未能尽到作为父母或者子女的责任,甚至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如果大学阶段继续一门心思读书,“学生”的角色很成功,也许会导致“准工作者”角色欠缺。

    这个理论满满的都是智慧,但通常在学校课堂里才会讲,因为它近乎人生哲学,没有可操作的工具,不能马上看到效果。

    “人职匹配”相当于相亲理论,通过一些条件分析快速告诉你和谁结婚更配,爱不爱不归它管。生涯发展理论鼓励人们自由恋爱,通过漫长的寻找、试探,建立与职业的感情。

    职业规划观3:社会学习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未来真的可以规划吗?为什么我的目标总是实现不了?职业那么多我不可能一个个去尝试,该怎么去了解职业?的确如此,职业规划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它有多大的可行性和效力,还是未解之谜。

    随着时代发展,职业种类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变化剧烈,人们经常主动或被动换工作,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多,“职业规划”变得越发不可能。于是,一种综合了自我效能、社会认知、信息加工等等理论的规划理念应运而生。

    既然怀疑未来的可规划性或者职业目标的可行性,那我们就淡化职业目标,把长期规划放一边。职业生涯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会有什么机会也不可预测,因此,不断提升能力、建立广泛的社会资源,积累积极的不确定性因素比机械的规划更重要——这是社会学习理念下的职业规划核心。

    很玄乎的样子,看下具体可以怎么做吧:

    不用太关心“读了这个专业可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大学的专业学习不再机械地对应某些职业,只是提升了从事某些职业的概率,至于能不能从事,关键不在你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而是怎么度过大学时光。

    大学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远比专业来得重要。这几天网上在讲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六代单传”——已经六届每年只有一个本科毕业生。在新闻报道里,官方大讲这个专业的意义,读这个专业的同学也现身说法对这个专业的热爱,讲这个专业怎么有前途。然后亮点来了:在新闻里出现的两名该专业毕业的同学,一个到美国读生物医学信息学博士去了,另一个在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的直升博士。这个案例并不说明古生物学设置的失败,恰恰是职业生涯不确定性的典范:两名同学在大学期间建立能够进入他们后来读博的专业的竞争优势,重新选择了方向。

    同样的,很多人关心大学开设的双专业和辅修“学位证是学校发的还是教育部发的”、“单位看不看重双学位”等等。但其实证书本身的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能够提升抓住某些职业机会的概率。

    学校的风气和文化、学校在哪些领域有优势、校友在哪些行业和职位比较集中、学校所在城市有哪些产业圈等等比专业更能影响将来的职业。看下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中科大这些一流大学的就业报告,它们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基本都集中在IT、互联网、金融——这些学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那么多,不少人“跨专业”了。央财、上财、中南财经政法、西南财大等等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去向前两位的是金融和会计师事务所,它们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没有那么多……这就是资源的优势。

    社会学习理念下的职业生涯发展,强调的是通过提升能力和建立资源,把握“积极的不确定性”,而不是机械的目标-规划。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专业和职业规划的关系如下:

    职业规划重要吗?重要,但重要的不是职业目标和计划,而是对自我、职业世界以及职业发展规律的认知,以及建立应对未来的职业能力——这是其他人无法代劳的。鉴于当下的能力,你做不了,所以不用着急。

    专业重要吗?重要,但重要的不是它对口哪些职业,专业对口的职业只是理论上存在,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学这个专业、怎样建立将来的职业竞争优势。在哪所学校读这个专业比这个专业本身更重要。

    学校重要吗?重要,最应该重视的因素,学校在哪、有哪些资源、是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优势领域,这些比专业更能决定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机会。

打印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8-2028  www.yxr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宜兴人才网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陶都路789号恒隆大厦A座3楼
服务热线:0510-87668018  电子邮箱:yxhrm@163.com

    官方公众号